尽管新一届政府并未就楼市调控有过明确表态,但房价的快速上涨无疑给了地方政府巨大压力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有69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同比涨幅更均超过20%;二手房方面,价格同比下降也仅2个,同比涨幅中最高达到17.8%。
距离年底仅有不到3个月,从目前的数据来看,部分城市可能很难完成年初应国务院要求出台的年度房价控制目标。有迹象显示,部分城市近期陆续收紧调控政策或采取了应对办法,四季度各地可能迎来新的政策窗口期。在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尚未出台的背景下,限购、限价、限贷等行政调控措施非但短期内不会推出,更有加码的可能。
自住型商品住房价格比周边低30%
昨日消息,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,今年年底北京市将供应2万套左右的自住型商品住房。明年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还将大规模增加,计划推出5万套左右。据介绍,这类住房价格将比周边商品房低30%左右。
据了解,3月底北京出台的“国五条”落地细则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降低自住型、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,逐步将其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北京市有关方面表示,此类住房主要是解决居民自住型、改善型等基本居住要求,因此要对此类住房的上市年限和收益将进行一定的限制。
而昨日北京住建委的消息显然是对上述政策的落实。据了解,此类住房面向全市符合限购条件的家庭,其中保障房轮候家庭及本市无房家庭优先购买;价格比周边商品住房低30%左右;套型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,购买此类住房后五年内不得上市,五年后上市收益的30%上缴财政。
在前三季度出让住房用地同比增加1.3倍的基础上,北京市重点将通过“限房价、竞地价”的方式,加快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供应,着力满足需求最旺盛的刚性自住需求、改善型需求和夹心层家庭。今年以来,已在朝阳、海